相关内容
-
永磁电机磁钢为何会脱落,有何严重后果?
永磁电机采用永磁体生成电机的磁场,无需励磁线圈也无需励磁电流,效率高结构简单,是很好的节能电机,随着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问世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永磁电机的应用将会变得更为广泛。与传统的电励磁电机相比,永磁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电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着优点。因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航空航天、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
关于电机绝缘,这些问题是关键!
1.电机绝缘包括哪些方面?答:电机电机绝缘包括线圈的股间、匝间、排间、层间和对地绝缘,端部各种支撑或固定使用的各种绝缘构件及连接线和引出线绝缘。2.什么时线圈的主绝缘?答:线圈的主绝缘是指线圈对机身和其它绕组间的绝缘,习惯上也叫对地绝缘。
-
永磁电机为什么退磁?原因都在这里了!
在使用永磁变频空压机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由于高温而引起的消磁。大家都知道,永磁电机里的关键部件是磁钢,而磁钢最怕的是温度高,在长时间高温状态下会逐步退磁,温度越高,退磁的风险越大。一旦退磁速度是惊人的,而部分退磁后电机的电流会持续增加,能耗上升,使得用户用电成本上升,同时存在电机随时"罢工"的可能性。永磁电机一旦失磁,基本上只能选择更换电机,维修的成本又是一大笔,怎么去判断永磁电机失磁了呢?
中美稀土竞争简史


稀土元素(ree)由17种(15种具有商业意义的)化学元素和软重金属(如铥和铈)组成,在从手机到风车磁铁的现代技术中至关重要。它们也用于玻璃性能,并构成50%的数码相机镜头,尽管它们的名字,这些元素是丰富的,但经济上可开采的矿床是罕见的。稀土元素的提取和净化在实现零碳转型、支持电池技术、风车效率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吸引了民族国家的产业,也吸引了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亿万富翁,他通过KoBold Metals向人工智能采矿投资了10亿美元,以实现更绿色的转型。中国稀土元素的优势促使全球认识到其战略重要性,欧盟和美国都将稀土元素列为关键原材料,原因是担心中国近乎垄断的供应。
从历史上看,位于加州沙漠的帕斯山(Mountain Pass)自1949年被美国钼业公司(Molybdenum Corporation of America)发现以来一直是稀土矿,其产量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达到顶峰,代表着美国在这一时期对市场的控制。然而,挑战以环境运动和监管压力的形式出现,导致企业探索替代方案或将其产业转移到中国。相反,中国在稀土元素方面最初较慢的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提速,与此同时,一些美国矿山关闭,中国向市场大量供应低价稀土元素。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项失败的美国战略,因为在补贴和宽松标准的推动下,中国的低成本超过了美国的稀土行业,以至于上世纪80年代标志着这两个超级大国在稀土行业持续竞争的开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崛起为稀土生产的主导力量。中国稀土供应量占全球总量的85-95%,稀土资源丰富,战略性利用稀土在航天、国防、能源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那是在美国单极时期,当时美国官员仍未将中国视为威胁。与此同时,日本关闭了一些稀土设施,并将其技术转让给了中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增加了其他国家对中国供应的依赖。对中国加工商的依赖,加上对环境的担忧,导致2002年美国帕斯山(Mountain Pass)的生产停止。
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海上保安厅拘留了中国船长,指控他故意撞船,中国强烈抗议逮捕船长,并要求立即释放他。这次冲突加剧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紧张局势,引发了一系列抗议活动,双方都发表了强烈言论。作为反击的一部分,中国暂时停止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可能利用其在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作为外交工具的担忧。
在投机的推动下,该事件导致2011年和2012年的价格飙升了500%,这促使西方国家提高了对中国主导地位的认识,从而在全球启动了200多个新项目,以使供应链多样化。因此,美国的帕斯山(Mountain Pass)矿于2012年恢复开采,目前占全球稀土产量的15%,这标志着美国采取了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战略举措。
2012年,欧盟、日本和美国就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向WTO提出申诉,最终WTO裁定中国的做法与WTO承诺不符。该裁决迫使中国在2015年取消稀土元素出口关税,开征资源税。然而,这场贸易争端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稀土行业成为日益增长的相互不信任的标志。中国在北极地区,特别是格陵兰岛的投资增加,为这种竞争增加了新的层次,因为格陵兰岛的战略机动涉及与中国和西方的合作。中国正在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和资源勘探进行大量投资。值得注意的项目包括Citronen Fjord锌项目和Kvanefjeld稀土元素和铀项目,中国的盛和资源控股(Shenghe Resources Holding)持有该项目11%的股份。
特朗普政府的上台进一步为美国外交政策带来了现实主义框架,因为特朗普政府承诺不依赖中国的稀土市场。特朗普的第13817号和第13953号行政命令表达了这种担忧,指出美国作为曾经的世界领导者,其稀土进口的80%来自中国。特朗普政府甚至考虑过对中国稀土征收关税,但由于潜在的经济和外交后果而遭到抵制。尽管如此,美国还是寻求其他来源,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伙伴关系。美国国防部拨款3000万美元支持澳大利亚稀土公司莱纳斯(Lynas)在德克萨斯州建立精炼设施。拜登政府继续这些努力,投资于稀土分离工艺,并承诺为基础设施计划提供160亿美元。这一两党承诺反映了支持美国稀土产业的共同目标,承认确保稳定的国内供应链的战略重要性。
中国的目标是通过《中国国家矿产资源规划》等倡议来集中稀土生产,该计划鼓励与先进的矿业国家合作,显示出中国向全球领导地位的转变,而不是仅仅依靠国内加工的主导地位。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对美国构成了挑战,因为中国对全球稀土产量的贡献仅占12.2%。为了缩小差距,美国寻求战略伙伴关系和投资,尤其是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全球参与者。哈萨克斯坦已成为稀土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哈萨克斯坦与德国和西门子签订的协议,反映出该国对稀土和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视。稀土和关键材料产业的价值约为90亿美元,对全球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可持续和地缘政治安全稀土资源的普遍追求仍然是塑造这一重要产业的经济战略、国际合作和权力动态的关键因素。